Contact Us

首页 资讯正文

蓝牙协议中的C编码一个手机「蓝牙协议中的C编码」

发布者:yu发布时间:2025-01-08访问量:384

蓝牙协议中的C编码一个手机「蓝牙协议中的C编码」

上图是一个典型的蓝牙耳机应用场景。手机上的音频信息经过编码以后通过蓝牙协议被蓝牙耳机接收,经过解码以后,蓝牙耳机成功获取手机上的音频信息,然后再转化为振动被人耳识别。 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字通信系统。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由若干部分组成,C编码属于哪一部分,在整个数字通信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呢?我们先看一下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。

信源即需要传输的信息。 信源编码即对信源的编码,目的是为了减少冗余,起到数据压缩的作用,常见的信源编码有Huffman编码、H.264编码等。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对抗信道中的噪音和衰减,原理是加入冗余,常见的方法包括LDPC码、卷积码等。 信道即信息传输的通道,典型的有光纤、电磁空间等,信息在信道中进行传输时,会受到干扰。 信道译码、信源译码分别是信道编码、信源编码的逆过程。 信宿即消息传递的对象。

蓝牙耳机信号传输过程

对于典型的蓝牙耳机应用场景来说,信源就是PCM数据,信道编解码的方法由蓝牙协议来指定,信道即耳机和手机之间的电磁空间。 信源编解码即对音频数据编解码的过程,C编解码其中的一种编解码方法。 蓝牙协议规定所有的蓝牙设备都必须支持C编解码,并提供了其他一些可选的编解码方法,如AAC。由此可知,C和AAC、MP3类似,都是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,目的都是数据压缩

C是subband codec的缩写,中文叫做次频带编码,也叫子带编码。其基本原理是把信号的频率分为若干子带,然后对每个子带进行编码,并根据每个子带的重要性及特点分配不同的位数(采样深度)来表示数据。 例如,在音频编码中,由于人耳对不同频率的敏感度不同,可以在对人耳敏感的子带使用较细的量化(较大的采样深度),对人耳不敏感的子带使用较粗糙的量化(较小的采样深度),从而在不降低主观听觉效果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压缩效果。 又例如,离散余弦变换(DCT)时一种处理数字信号的方法,广泛应用有语音和图像压缩。声音经过离散余弦变换(DCT)以后,其系数更多的集中在较低序号的部分。对变换后的高序号部分的编码就很简单,可以用很小的采样深度对其进行编码。

上图是变换前的时间序列,下图是DCT变化以后的数据。若对变化后的数据分段,在高频段可以用较小的采样深度,从而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。